文字:與合適的人相愛
05月
文/南京蕾
年少時喜歡一個人,難免會從自己的喜好出發,用自己的口味來幫他做決定,需要對方的聽話順從來證明他對你的愛意有多深。
所以不許他抽煙,因為對肺不好;
所以不許他喝可樂,因為據說殺精;
所以不許他和我看不順眼覺得不靠譜的人出去玩,因為覺得那些人low逼。
就這樣把自己的愛壓迫于對方的尊嚴之上,如果他不聽,“不高興”三個字大大咧咧掛在臉上,根本無所謂場合是兩人獨處還是眾人聚會。
然后吵架,什么雞毛蒜皮都吵,你今天穿的襪子顏色不配鞋子要吵,你出去打球沒跟我先說一聲我找不到你要吵,你直接和我的女性朋友聯系,不通過我還刻意瞞著我更是要大吵三場了……
吵到最后咬牙切齒丟一句“我這么愛你,做這么多,你就這樣對我?”
對方回一句:“對不起”,撕碎我所有自我中心的愛。
男人未必就舉止理性到哪里去。
和朋友吃飯,結果她男友從七點半開始打電話追問她行蹤。姑娘覺得煩了直接關機,對方打不通她電話直接打到我手機上來了;
另一個文藝妹子答應去朋友的畢業音樂會捧場,結果男友說他不喜歡、堅決不去,而姑娘也不許去。原因是那些音樂會都沒有什么檔次,跑那么遠有必要嗎有必要嗎?好了音樂會沒去,當晚兩人大吵一架,姑娘在我面前哭了兩包餐巾紙……
還聽說過某小受和好朋友電話粥煲半小時,一回頭看到男朋友氣成氣球飄在半空吵對方吼:你能不能在乎一下我的感受?為什么和我在一起還要和別人打電話打這么久?
這當然會吵架,要我男朋友這樣我也吵。姑娘我清清白白當著你打電話就是為了證明沒有什么瞞著你,你有什么理由跟我發脾氣?
還有恨鐵不成鋼的類型,當然,也是嘗試改造對方的偉大實驗者:
有一對情侶先后加我好友。女生大概是誤會我是某個政府機關負責人,問我如何在這個圈子里開展工作,我大概說了一下自己想得到的情況。她告訴我因為雙方家里沒啥關系背景,所以希望了解一下工作內容,因為男朋友想要以后考進某部門工作。
我后來問男生公務員考試準備得如何時,他華麗麗回復我:我現在在準備考專業的某資格證,我想安心學好專業以后走技術路線,不想考公務員。答應女朋友純粹是覺得煩所以隨口敷衍的。
聽到這個消息我真是連同小伙伴全部驚呆。這以后不吵架就奇怪了。
之前好友里有個男生常常分享各種公開的私房照,某次點開看,看到他在下面@ 了自己的女朋友說:“好好看看人家,再看看你”
遇到這種情況,女生發飆很容易理解啊面對真·怒火狀態的女友,男生立刻軟下來:“我不是那個意思,主要想表達你要是漂漂亮亮地跟我出門我有面子啊!”
艾瑪你們人類真是夠了……
雖然人格具有可塑性,但是并不是像橡皮泥那樣抓一塊來捏捏就可以了。更何況我現在要塞一塊橡皮泥讓你給我捏一個大衛石膏像你能準確捏出來理想的效果?
我要是給你一塊風干了二十幾年的干橡皮泥讓你加水揉你是不是也覺得我腦子有病?
舉了這個例子后或許你可以明白去改變一個沉淀了二十幾年生活經驗的人是多么難了。
我每天接觸很多供應商寄來的衣服。我知道一塊布變成衣服有很多可能,但是把一件加工好的衣服改成其他的樣子幾乎只能修改很少的部分。比如我們可以把長了一截的牛仔褲褲腳剪掉、把腰縮小、多加一排扣子;但是我們很難把一件短袖T恤改成有版有型的襯衣,也沒辦法把襯衣做成不會走光短裙。
曾經以分手要挾男友不許玩網游,我覺得男生要擔得起責任,要上進要成熟。他同意我的觀點,但是就是忍不住要玩。我的要挾磕磕碰碰最終還是沒成功,分手倒是三兩下就達成了。
其實找到一個不需要我要挾或者逼迫,本來就已經很上進努力的男朋友大家都會輕松恩愛,我甚至反過來要提醒他不要太累。
說起來,“不要去嘗試改變一個人”是很簡單的話,但是幾乎每個人都會在情路上被這事兒折騰得死去活來。因為我們太相信愛的力量,不愿接受“愛很脆弱,要很小心呵護”的事實,趁著年輕有大把精力,各種作死各種折騰,最后換一句對方的“對不起”和自己的萬念俱灰。而我們也對人性太缺乏了解,對自己太多盲目自信。
其實總得先了解自己喜歡什么樣的人和需要什么樣的人陪伴,才不會在茫茫追求者的示好中被浮華的友善和青澀的心動帶入了感情的死胡同。
是黃金,就別去發電廠;是鉆石原石,沒事別跑去金屬精煉廠,好好找個珠寶切割工一起規劃人生吧。愛錯了人就像把一塊鉆石丟去金屬精煉廠,怎么樣都不會有好的下場。而哪怕我們再說著無所謂付出,心甘情愿飛蛾撲火,我們心里始終抱著的都是破繭成蝶的期盼啊。
畢竟愛需要有回音。而只有與合適的人相愛,才能收到彼此理解的波段,聽懂了對方的心聲和需求,才能認清快樂的方向。